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中国十大配资app
“陌生链接不点、验证码不给、签字前看清”,如今成了六安某小区街坊们碰面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几句简单的叮咛,源自安徽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的日常提醒,更藏着中国移动“三个一”服务举措在基层落地的生动注脚。
一通电话:96110反诈专线里的“生死时速”
“我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要是没这姑娘,我后半辈子都不知道要咋过了。”回想起近日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遭遇,张大爷仍心有余悸。
那天,他接到自称“公安局”的电话,对方以“涉案”为由要求其立即转账20万元“保证金”。慌乱中,他冲进了安徽移动营业厅。
“姑娘!对方说我犯法,要我马上转钱!”见他声音颤抖、满眼惊恐,营业员立刻迎了上去,一边安抚老人情绪:“大爷,真警察绝不会私下催您转账的,咱们先稳住。”一边接过大爷的手机,果断按下录音键固定证据,并立即拨通96110反诈专线。在与警方的联动下,半小时后,骗局被成功拆穿,老人一辈子的积蓄被保住了。
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帮助老人识破诈骗骗局。安徽移动供图
一键守护:“电子保镖”背后的科技温度
“晓慧姑娘给我手机装了个‘保镖’!”退休的王阿姨举着手机笑道。前些日子,她被“免费领米和油”的推销吸引,有“保险公司”邀请她现场听课,承诺到场就送米和油,并准确报出她以前的保单信息,但需要通过短信链接进行扫码、拍照。这时她慌了神,一口气跑到营业厅求助。
了解情况后,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仔细查看短信,发现所谓“免费赠险”实则是次年自动高额续费的圈套!她向王阿姨解释:“阿姨,这链接不能点,是圈套。我帮您手机设置一个‘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功能,以后有陌生来电打入时,手机屏幕上会自动弹出醒目的风险提示。”这个如同“电子保镖”的服务,恰是“个人信息,授权方用”承诺的延伸——既守护了客户信息安全,又通过技术手段构建起反诈防线,与“境外来电,自主屏蔽”等服务共同织密防护网。
安徽移动营业厅的银发小课堂。安徽移动供图
如今,张大爷和王阿姨成了营业厅“银发课堂”的常客。在这里,营业厅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老街坊们用中国移动APP查账单、办业务,用放大版PPT教老人们识别“假客服”“伪基站”。“听到‘安全账户’‘验证码保密’这些词,立刻挂电话!”课堂上,老人们像小学生般认真记笔记,课后还自发组成“反诈宣传队”,把学到的知识带回邻里之间。
玻璃窗上“银发课堂”的牌子,映照着中国移动“三个一”服务的民生温度。从十项服务承诺的字字千金,到服务监督平台的随时响应,再到大服务体系的全流程保障中国十大配资app,每一个环节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让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老街坊口中的口头禅,正是这场服务变革最朴素的点赞——它藏着营业厅工作人员的叮咛,更藏着移动人“心级服务”的坚守。(安移)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