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视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倜通讯员王丁玲刘昀亦卓杨杉谭蕾中国十大配资app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如同心脏跳动般不可或缺。当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尤其是肿瘤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生命的“通气管道”便会面临致命威胁,病情往往更为凶险。
“肿瘤患者的呼吸系统本就脆弱,一旦发生呼吸衰竭,救治难度更大。需要格外警惕,尽早识别和干预。”8月12日,湖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孔轶接受采访时,给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肿瘤或将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发生
孔轶介绍,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能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上,呼吸衰竭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表现为缺氧,Ⅱ型则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呼吸道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病变等。”孔轶表示,这些都可能导致通气或换气不足,最终引发呼吸衰竭。
“但肿瘤患者的情况更特殊,比如恶性肿瘤直接侵犯肺系统导致气道阻塞,癌栓或者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梗死等。”孔轶解释,做过肺、食管切除手术的肿瘤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或是并发支气管瘘、食管瘘,这些都可能引发急性呼吸衰竭。
身体会发出多重“求救信号”
“呼吸衰竭的症状明显,身体会不断发出预警。”孔轶表示,最早是呼吸困难,接着口唇、甲床发绀,心跳加快以弥补缺氧。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烦躁、嗜睡,严重时发展为肺性脑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孔轶介绍,它还会连累全身:循环系统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消化系统则可能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应激性溃疡、出血。
孔轶指出,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伴意识改变,口唇发绀、无法平卧,心率持续>120次/分钟或血压显著下降等时,应紧急就诊。
这些铁律请肿瘤病人谨记
“首先要控制原发病,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孔轶建议,良性或早期肺部肿瘤可手术切除,从根本解决呼吸困难;晚期肿瘤可通过放化疗、免疫治疗缩小肿块,减轻气道和肺压迫。
“其次要坚持呼吸锻炼,增强膈肌功能,改善通气。”孔轶提醒,生活方式也得调整,必须戒烟,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流感季节少出门。营养支持同样不能少,要吃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补充氨基酸或白蛋白。
“肿瘤患者需定期查肺功能,若发生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肺损伤,应由医生评估是否在重症支持下继续抗肿瘤治疗,或暂停治疗待恢复。”孔轶补充,此外也要严格监测生命体征中国十大配资app,预防并发症。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