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洪精神配资门户网官网
抗洪救灾27年后 浙江教师收到来自湖北的感谢信
公安县写给梁玲智老师的感谢信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申、通讯员王文初、毛顺源)“在您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和手足情深。”浙江台州市路桥区路北小学教师梁玲智近日收到一封来自湖北公安县的感谢信,揭开了一段跨越27年的暖心故事。
1998年夏,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湖北公安县孟溪大垸溃口,家园被淹,校舍损毁。当时正在武汉度蜜月的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中心小学教师梁玲智亲历险情,返回浙江后仍心系灾区。
“我能为灾区做点什么?”怀着这样的念头,时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她,迅速组织师生捐款,半天内就筹集到5000元。
1998年梁玲智老师写给公安县灾区学校的信
梁玲智认为,“灾区孩子不仅需要物资,更需要精神鼓励。”她还发起“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联系公安县受灾学校,鼓励两地孩子互通书信、彼此鼓励、共同成长。
二十七载过去,当初爱的种子已开花结果。在梁老师推动下,当地学生尚丹丹与公安县学生李洋通过书信结下友谊。持续多年的通信中,尚丹丹不断鼓励李洋自强奋进。后来,李洋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大学,如今已成为深圳市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
9月1日,本报一篇题为《27年前在帐篷学校收到千里之外的来信......》的报道,帮助李洋找到失去联系的尚丹丹,使这段在98抗洪时期结下的特殊情谊得以重续。
梁玲智老师工作照
梁玲智感慨道,“没想到当年一点微小的善意,能延续至今,温暖如初。”
这场跨越二十七年的回响,不仅是一段个人善举的佳话,灾难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大爱,更是当地重建家园的强大精神力量。公安县在感谢信中表示,如今公安已实现全面发展,连续跻身全国中部百强县、湖北县域经济20强,正在绘就“水韵公安”新画卷,抗洪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息。
梁老师感言:
跨越二十七载的“爱的涟漪”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路北小学教师 梁玲智
1998年的夏天,我与爱人赴武汉度蜜月。那晚在旅馆歇下,次日清晨醒来,却见旅馆门口已被洪水漫灌,街道亦成一片汪洋。情急之下,我们只得坐在黄包车车顶,由车夫小心翼翼地将我们送出险境。后来,我们搭乘着没有空调的小型运八飞机返程。人虽回到了浙江,心却始终牵挂着深陷洪灾的武汉与湖北大地。
此后的日子里,我天天关注着湖北的汛情。当我在电视里看到湖北省公安县孟溪大垸虎渡河溃口,洪水冲过堤坝时,我的心中满是焦灼:那里的乡亲们该如何安置?那里的孩子们该怎样学习?作为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我发动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员积极捐款,短短半天捐款5000元,然后主动写信给公安县孟溪镇双湖中心小学的大队辅导员,表达了我们愿意和灾区的小朋友“手拉手”结对子,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愿望。记得李光春老师给我回了信,并给我寄来一组帐篷希望小学的照片。我在红领巾少先队广播里讲述湖北洪灾的情况,又将照片贴在宣传栏,召集大队干部共同商议:面对受灾的湖北小伙伴,我们能做些什么?经过讨论,我们再一次发起了捐助衣物的倡议。我深知,危难时刻,灾区孩子更需要的是精神力量的支撑。于是,我组织蓬街镇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给公安县孟溪镇的孩子们写信——用文字传递温暖,用鼓励点亮希望,为身处困境的湖北小伙伴送去“精神食粮”。
让我倍感欣慰的是配资门户网官网,像尚丹丹这样的同学,与湖北的笔友一联系便是许多年。而如今,一通来自湖北公安县宣传部的电话,更让我心潮澎湃。未曾想,当年那一点点微薄的善意,竟如涟漪般扩散,跨越了二十七个春秋,至今仍在温暖地流动。这份跨越时光的回响,也让我更加坚信:爱与希望,从来都能穿透岁月,生生不息。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